古筝曲《彝族舞曲》赏析

2016-12-16 15:22:41
漫舞
转贴
7211


《彝族舞曲》其实是由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,取材于云南彝族《海菜腔》、《烟盒舞》。以抒情优美的旋律,粗犷强烈的节奏,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,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,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,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.自从彝族舞曲问世以来,便不停被改编成其他器乐曲,如扬琴,吉他,唢呐,古筝,三弦,阮等都先后改编过此曲,其中古筝演奏家改编的次数最多,每种改编版本都各有特色,有的追求原汁原味,有的追求音效技巧,百花争春,一时难辨高下.当然在诸多古筝版本中以潘妙兴老师跟王中山老师改编的影响最大.潘妙兴老师改编的是流传最广,所知最早的古筝版本.他几乎是将琵琶曲直接移植到古筝曲中,与原作作为接近,是原汁原味风格的代表性版.王中山老师改编版是多个版本中技法拓展最大,表现力最强,技术上与琵琶最为相似的一个版本.两个版本各具特色,被世人所喜爱.

此曲的创作背景:《彝族舞曲》是王惠然于1960年根据云南彝族民间音调编写。在关于《彝族舞曲》的创作体会中王惠然这样写道:"那时(1956年),我们每天随着彝、苗族的马帮,一起跋山涉水,经常是脚踩云彩,头顶蓝天,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。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,一路上明月皎洁,夜色迷人,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。这些就是以后在《彝族舞曲》的'引子'中所描写的意境。""在行军的路上,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唱风格别致、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、山歌,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,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。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《烟盒舞》(又名《烙上一个洞,绣上一朵花》),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,柔美动听的旋律,轻快、富有弹性的节奏,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。加上其他绚丽多彩的彝家音乐,为创作《彝族舞曲》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,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。

乐曲结构:(潘版与王版基本沿用了原曲结构,只是潘版的再现部分中,只有主题再现,把引子不分省略了)

【一】引子(1-12小节)

【二】首部(13-47小节)

【三】展开部(48-170小节)

【四】再现部(171-198小节)

了解了彝族舞曲的创作背景及乐曲结构,下面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两位老师改编版的<彝族舞曲>


潘妙兴简谱七级

王中山先生演奏简谱

王中山先生演奏视频

七级版演奏视频


选用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,大笃堂艺术网发布以推广传统文化为目的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,同时,欢迎各位筝友投稿原创文章,如果发表,付稿酬。投稿请注册本网会员,在会员中心投稿。


筝艺交流讨论添加微信号

dadutang



    精彩内容不想错过,赶快关注大笃堂艺术馆!

    专业古筝曲谱下载QQ群75015222共享文件夹

    点击这里立即加

    联系我们

  • 电话号码:13632655486
  • 地址:深圳宝安福永街道德丰路118号彬业大厦3楼
  • 联系QQ:425145795